心理導讀:忽視對方的反應是暴力溝通的開始👼🏿,暴力溝通讓我們搞不明白為什麽話題沒有變得更有趣,而是被莫名其妙的“呵呵”“哦”“哈哈”打斷了。大部分人忽視了造成我們心情轉變的原因💂🏿♀️,其實是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
惱人的“呵呵” “哦” “哈哈”
一篇題為《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碩士論文在網上走紅。論文作者認為,“呵呵”這類網絡語言具有獨特的功能,甚至對口語和自然語篇研究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暫且不提“呵呵”在中國現代語言學上的意義🫘,在與人談話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暢談所想所感而傾聽的一方卻以兩個字“呵呵”作為回應時,我們的心情是低落的,甚至是憤怒的。不想再回復或者不知道該怎麽回復來繼續雙方的話題🈲,我們產生了所謂的“聊不下去”的感受🤙🏻。
為什麽聊不下去呢🧜🏿♂️?大部分人忽視了此時造成我們心情轉變的原因是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很多情境下我們只觀察到這外在的刺激,而沒有深入尋找內在的原因🦶🏿。忽略對方反應的來源是暴力溝通的開始,這樣的暴力溝通讓我們搞不明白為什麽話題沒有變得更有趣👨🦱,而是被莫名其妙的“呵呵”“哦”“哈哈”打斷了。
該如何充分表達憤怒?人際交往中如何進行非暴力溝通?首先要明白為什麽憤怒🤺,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如何表達,是外在刺激還是內在原因🧑🏼🔧。
什麽是“暴力溝通”
如果一次交流、一段關系讓我們感到傷心失落,那有可能是我們的談話方式和交往方式造成了這樣令人不滿意的結果。我們常常沒有意識到甚至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具有攻擊性的💋,如果在一段不很愉快地交流結束後可以回想一下雙方的談話,會發現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否定🚴🏻♀️、嘲諷🚮👆🏼、說教以及隨便打斷👇🏽、肆意評價👩✈️、不理睬不回應等言語上帶來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這些無心的或有意的語言暴力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敵視🦖,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
總結來說👩🏽,價值觀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談話方式🎏👨🏻🎓、語言,這是一個人思維結構的外在體現🍍。改變溝通方式是自我轉變的重要開端🤽🏽。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思想
價值觀完全一樣的兩個人幾乎是不存在的,就像世界上不會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一樣🧗🏼♀️。通過溝通語言的交流🈵,人們才得以接觸並學習更多新鮮的、有趣的、有用的事物,打開思維局限性,深入找尋自我。
學會如何與人非暴力溝通🅾️,多交流,才能打破自己的思想束縛,超越個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沖突🧑🏼🎤;突破那些引發憤怒、沮喪🥌、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思維方式。印度哲學家 J.Krishnamurti 曾經說“ 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的時候,“胡說八道”這個想法在我腦中一閃而過——在不知不覺中,我做出了評論。對大多數人來說,觀察別人及其行為🚣🏿6️⃣,而不評判、指責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分析,是難以做到的。觀察和評論之間的區別該如何劃分🤦🏿🚣🏽♀️,真正做到觀察而不評判是很困難的,大多數情況下,智者選擇嘴上不說,善莫大焉,但內心還是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原則👩🏻🦱,迅速地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作出評判。這種先天性的思考方式也許只能靠後天不斷地加強練習,才能強製地更改過來。
這個溝通方式是通用的🥐,因為其關註的是人的基本需求🤏🏼🦯:希望被理解、重視等👩🚀。但是中國人普遍不善於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溝通過程中容易存在不必要的誤解,一種典型的誤解就是我們習慣把對方的表達方式例如語氣當成是表達的本身🧑🏻🔧,而不去考慮說話人的感受和需要以及說話的內容🔄,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先冷靜下來。去挖掘語言背後的情感和需要,在愛自己的前提下關註他人,用全身心傾聽的溝通方式👩🏽🎨,能夠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學會寬容、感謝生命的賜予🧝🏽,而不貪心。一個好的溝通者無非要真誠🥙🙂↕️、寬以待人💲、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再加上一些適當的語言表達技巧。技巧可以修煉🧑🏻🎄,但天性難以克服,所以我希望通過閱讀書籍、實踐來改變自己🌬。
上一條🪰🧘♀️:沒有了